无障碍版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中山,破局!

信息来源:南方+、中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4-01-30 分享:

  5.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2023年,中山交上了一份扎实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扎实体现在哪里?作为一座经济外向型城市,面对外需收缩,中山顶住压力,实现GDP增速(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1%)、工业投资增速(47.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迈出了扭转发展势头的一大步。

  高质量成色几何?近两年来,中山对工业投资“紧抓不放”,两年增长超77%,为制造业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业投资高增长背后,两年来中山通过“工改”整备土地超3.3万亩与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为制造业努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提供了底气支撑。

  数据变化背后,是发展的阶段之变、理念之变。一段时间以来,中山以难能可贵的战略定力,努力打破资源要素受限、比较优势弱化的困局,以政企同心拼经济的信心决心,打开了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展望2024,深中通道开通在即,珠江口东岸的浪潮奔涌,拍打向中山。“今年的中山,要抢抓深中通道即将开通的历史性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崭新的局面。”1月27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

  作答一流湾区建设,打造融合发展新示范,中山正奋起直追。

图片

图@刘凯涛


强支撑:两年工业投资增长超77%

  经济的长期发展,始终遵循科学规律。近年来,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中,中山紧抓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不放,潜心打造自身竞争优势。

  反映在经济数据中,2023年中山工业投资增速(47.3%)与工业技改投资增速(53.2%)分别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5.1和30.8个百分点,既体现了中山要素禀赋结构持续发生的内在变化,也反映了热火朝天的产业升级景象。

  制造业占据中山经济半壁江山——2022年,中山全市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02亿元,占GDP比重为44.1%,远高于全省平均的34.1%。多年来,中山规上工业企业数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五,是中山制造业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但产业升级之路,中山过去走得并不顺利。从2012年以来,十年间中山工业投资总量和增速持续乏力。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传统比较优势弱化,没有工业投资的撬动,产业升级就如空中楼阁。

  对于一座工业城市来说,工业投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分量重如千钧。2023年,中山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全面推动工作力量向制造业加强、政策措施向制造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在2022年已经实现20.4%增速的基础上,2023年中山工业投资再增长47.3%,增速排名全省前列。以此推算,两年来中山工业投资额实现了超过77%的增长。

图片

在2022年已经实现20.4%增速的基础上,2023年中山工业投资再增长47.3%,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以工业投资为中心,中山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几年时间内,中山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一度不到20%,到2023年接近40%。

图片

以工业投资为中心,中山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这一创历史新高的量变,对产业质变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从两个维度的变化中,可以一窥中山高质量发展成色:

  第一个维度,在于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成效。从2022年起,中山市财政拿出50亿元全方位支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度之大,全国罕见。2023年,中山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库450个项目中,数字化智能化项目280个,占比超70%。在此基础上,2023年中山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3.2%,在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带动“中山货”提质升级,中山制造加快迈向湾区产业链分工的更高端。

  第二个维度,在于招商引资的力度。2023年,中山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签约项目数超500个,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超60%。项目从签约到动工的效率前所未有的快:2023年全市签约转动工项目数量超190个,投资总额超430亿元,占全市已动工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的50%以上。

图片

图@刘凯涛

  在工业投资的牵引下,中山制造业当家的脚步走得稳健有节奏。从长远来看,中山推动制造业当家还有更宏伟的目标: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三年攻坚,力争到2026年总体上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同时,力争2025年工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

  有底气:“有为政府”助力“根深叶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23年,中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1%,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时隔五年,中山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再次超过了50%,制造业当家初见成效,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

  制造业当家这条路,中山为何走得如此坚定?全力推动工业发展背后,中山的底气在哪里?对上述两个问题的作答,正是中山近年来推动改革创新的重要逻辑:

  深中通道进入通车倒计时,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将书写新篇章,作为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探路者,中山要以制造业当家作为加快区域协同的重要抓手;

  两年来,中山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以空间拓展助力产业进步,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政策护航支持经营主体,各项改革的范围、程度、力度都创下近十年历史之最。

图片

图@冯志敏

  以破解土地瓶颈锻造高质量发展载体,构成了推动区域协同空间上的底气。为破解开发强度近40%的土地瓶颈,中山在全市23个镇街全面推行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改出超3.3万亩工业用地,比过去十年中山工业用地出让数还要多。“工改”破空间,带来了新招引企业与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以营商环境改革优化政府行政效能,构成了探路融合发展环境上的底气。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改革的“头号工程”,使行政效能提速,中山提出要打造大湾区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之一。从上线“行走的办公室”“马上办”办公室,到设立“企业服务1号线”“7×24小时”响应机制,再到“一把手”公布手机号码,中山向全社会宣示:营商服务“时刻在线”。

  各项改革,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坚实支撑,助力实体经济“根深叶茂”。“企业家是桃花水母,需要有好的营商环境才能生存。”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诚说,“中山的营商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2023年,中山产业发展出现了两个现象:一方面,曾经从中山走出去的龙头企业纷纷回归,包括建华管桩、欧普照明两大巨头宣布将华南基地放在中山;另一方面,包括三花控股集团、中创集团等一批中国500强企业选择在这一时间点进驻中山。在这两个现象背后,是中山项目落地创下新速度:三花集团投资建设的三花南方总部基地项目签约仅过去两个半月便正式动工,百亿级的新迈奇项目仅用5个半月就完成全部56项审批程序

图片

图@刘明海

  2023年,中山“4+6”“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产值增加4.9%。在有为政府的助力下,中山企业正在重新获得市场竞争力。

  “工作成效来之不易,也说明我们抓经济的思路是好的,方法是对的。”中山市市长肖展欣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更加坚定信心,保持良好势头,谋划好今年经济工作,奋力实现“开门红”。

  聚合力:政企同心拼出一个“新中山”

  “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今年通车后深圳与中山之间只需半小时。”“深中同城”的愿景清晰明了地写在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历史性机遇面前,中山提出力争2035年实现GDP、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的目标,“再造一个新中山”。

  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从经济数据反映的客观情况中,中山并非没有压力。例如,作为一座外向型城市,受国际形势影响,2023年中山进出口总值同比出现下降,许多传统产业面临考验。

图片

图@张善光

  在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山顶住压力的跨越,更显韧性。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政企同心、日夜兼程拼经济的氛围已经形成。

  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尤为直观。

  2023年10月底,中山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有不少企业站出来“点赞”中山党委、政府的服务,这跟两年前“大倒苦水”的企业家座谈会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能否开设‘行走的办公室’‘马上办办公室’”的诉求,到“我决定留在中山继续增资扩产”的规划,同样的干群群体,却有了不一样的风貌。

  企业家的进取姿态,更难能可贵。

  2023年,以灯饰、家电、服装为代表的中山传统产业“老三样”,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焕发新生机。据海关统计,2023年中山市出口微波炉、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同比增长16.3%。“中山造”家电在海外持续走俏,新开拓了白俄罗斯、卢森堡、尼日尔等10个海外市场。

  以新能源、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中山新兴产业“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收获竞争新优势。明阳电气2023年业绩预告净利润或超九成,康方生物上半年取得自成立以来最好的业绩表现,收入创新高。

  “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在湾区产业分工中逐渐实现了竞争优势的转化。科技创新投入创新高,成为这种竞争优势转化的最直观体现。

图片

图@简建文

  2023年底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山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经费投入以24%的增速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全省第7个晋级 “百亿军团”的城市,R&D经费占GDP比重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作为衡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中山R&D经费投入迎来历史性突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在中山更加强劲,创新意识、创新要素、创新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奔涌。中山,正在从产业发展“追赶者”向创新发展“先行者”转变。

  奔涌的珠江潮,正如昼夜不停的进取心。2024年,呈现在湾区产业版图上的中山,将是一个更具竞争力的融合发展探路者。